近日,德阳市旌阳区水岸花都小区,80岁的杨奶奶盯着手机屏幕,手指犹豫地划过图标。“闺女,这个‘空调清洗’是点这里不”。在“心妹儿”的现场指导下,杨奶奶终于通过“心加智慧小区”小程序成功下单。半小时后,专业师傅便按照预约时间上门完成服务。“以前怕麻烦儿女,现在点一点手机,你们就上门来了。”杨奶奶笑着说。这看似简单的“一键”,背后是德阳城市智慧之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智慧之心”)暖心帮助像杨奶奶这样的老人,一步步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拥抱便捷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整合服务是基础
关键在“老人能用”
智慧之心打造的“心加智慧小区”平台,整合了家政保洁、家电维修、助浴护理等12类、110项具体服务,覆盖德阳全域1380余个小区。目标是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,满足老年家庭大部分日常需求。
(平台数据显示,已具备吸引本地百万用户的潜力)
“订单量背后,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,而是让服务真正‘适老’。”智慧之心运营事业部总监坦言。老年人普遍面临操作智能手机困难、对线上支付不信任、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。因此我们做了如下优化:
01 界面简化
小程序采用醒目图标、极简流程,“AI生活百事通”支持“语音求助”功能。
“心加智慧小区”小程序界面
02 线下辅助
公司专门组建了智慧小区“心妹儿”服务团队,为更多向杨奶奶一样的老人提供“手把手”教学和代下单服务。
“心妹儿”团队
03 信任建立
通过”线上资质审核+线下实地考察”严格筛选服务商,推行“服务商星级评价+用户实时反馈”机制,坚持“不满意退款”的服务承诺。平台数据显示,2025上半年用户满意度达98%以上。
从“救急”到“预防”
智慧守护让子女更安心
随着居家养老需求增长,智慧之心正从基础生活服务向更主动的安全健康守护升级,推出“智慧居家养老2.0”。
通过老人家中安装的门磁传感器、跌倒监测仪等设备,平台能及时感知老人的异常活动(长时间无动静、意外跌倒等)。
部分居家智能监测设备
“这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监控,让我们当儿女的上班不在家的时候更安心。”魏大爷儿子说。一次,系统监测到魏大爷深夜在卫生间停留异常,自动预警立即通知了家属,及时避免了意外发生。
当然,也有老人对安装设备有顾虑。“刚开始觉得别扭,像被看着,”住在养老院的王阿姨说,“但还是试了试,上次它真帮我叫来了护工,现在觉得踏实。”据了解,平台所有数据采集均得到用户及家属明确授权,并采取严格脱敏加密措施。智慧之心也正在通过更友好的沟通和试用体验,逐步提高客户接受度。
德阳市某养老院安装了跌倒监测、生命体征监测设备
“心加生活”公众号夜间开门告警提醒推送
数字便利之外
那份“人”的温度更珍贵
智慧之心深知,技术只是工具,服务的核心始终是“人”。近期,平台客服“心妹儿”接到一位老爷爷的求助,电话那头声音焦急:“马桶堵了,手机下单又搞不懂,看到小区人行门上贴的电话号码,能不能帮帮忙?”“爷爷您别急,地址告诉我,师傅马上来,钱的事您别操心!”心妹儿果断启用了“免支付先行服务”。
“心妹儿”客服接听老爷爷求助电话
维修师傅到场后发现,老爷爷因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,无法扫码下单。“这不是个例,”客服主管反思,“很多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容易慌乱,对操作流程更不自信。”
平台安排专人上门,花了整整一个下午,耐心教会老爷爷如何使用“小程序”服务功能。“科技不是万能的,关键要让老人用得安心、省心。有时,一次耐心地教学,比十次快捷服务更能解决问题。”智慧之心服务人员感慨道。这句话后来成了“心妹儿”团队内部的金句:“我们做的不是‘智能养老’,是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里,更自在舒心地生活。”
在德阳,“智慧之心”的探索正悄然改变着许多银发族的生活图景。它不仅仅是通过数字化整合了资源、提升了效率,更是在努力“让科技弯下腰,真正理解和适配老人的节奏与需求”。从杨奶奶学会“手机下单”的欣喜,到魏大爷居家的智能安心监护,再到老爷爷“免支付先行服务”的宽慰,这条路的核心,在于用技术解决难题,用人情温暖人心。
未来,智慧之心表示将继续深耕适老化设计,倾听老人最真实的声音,并探索与社区、家庭更紧密地联动。“智慧养老的终点,不是炫酷的技术展示,而是让每一位老人在自己的家中,感受到便捷、安全,以及那份不被时代落下的温暖与尊严。”智慧之心公司负责人说。这或许,才是智慧养老照亮银发生活的真正光芒。